linux进程调度算法

Linux 操作系统中,进程调度是指决定哪个进程在特定时间点被分配到 CPU 上运行的过程。Linux 采用了多种进程调度算法,主要目标是实现公平、高效的资源分配,同时保证实时性和响应速度。常见的调度算法如下:

1. 完全公平调度器 (CFS)

  • 概述:从 Linux 2.6.23 开始,CFS (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) 成为了默认的调度算法。它的核心思想是实现“完美公平”的调度,每个任务都能获得公平的 CPU 使用时间。
  • 关键概念
    • CFS 使用“虚拟运行时间” (vruntime) 来跟踪每个进程的 CPU 使用时间。CPU 时间少的进程会优先调度。
    • CFS 不使用时间片,而是依赖平衡 vruntime 来调度各个进程。
    • 每个进程都会根据它的优先级被分配一个时间窗 (time slice),优先级越高的进程,其 vruntime 增长得越慢,因此有更多的机会获得 CPU 时间。
  • 适用场景:适合大多数一般用途的系统,追求公平性和性能的平衡。

2. 实时调度器 (RT Scheduler)

  • 概述:Linux 内核还提供了实时调度算法,主要针对实时任务,确保特定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。
  • 类型
    • SCHED_FIFO:实时优先级队列,优先级高的进程优先执行,除非显式让出 CPU,否则不会被抢占。
    • SCHED_RR:基于轮转法的实时调度,与 SCHED_FIFO 类似,但有时间片轮转机制,在时间片结束后会被调度其他相同优先级的任务。
  • 适用场景:对响应时间要求高的场景,如嵌入式系统、音视频处理和工业控制系统。

3. 批处理调度器 (SCHED_BATCH)

  • 概述:批处理调度器适用于批处理任务,这些任务通常不需要快速的响应时间,如编译任务、数据分析等。
  • 特点:批处理调度器不会与交互进程竞争 CPU 时间,因此适合长时间运行的后台任务,确保前台进程有更好的响应。

4. 空闲调度器 (SCHED_IDLE)

  • 概述:空闲调度器为最低优先级的进程服务。当系统没有其他可运行的进程时,才会执行 SCHED_IDLE 进程。
  • 适用场景:适用于对响应速度没有要求,只有在系统空闲时才运行的进程。

5. 传统调度算法 (O(1) Scheduler)

  • 概述:在 CFS 之前,Linux 使用 O(1) 调度器。O(1) 调度器根据每个任务的优先级分配固定的时间片,并通过两条运行队列(活动队列和过期队列)来管理可运行的任务。
  • 优点:调度时间复杂度为 O(1),不受系统中任务数量的影响。
  • 缺点:公平性较差,尤其是在高负载情况下,容易发生优先级反转问题。

调度策略

Linux 进程调度还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策略:

  • SCHED_NORMAL:用于普通的非实时进程,是 CFS 的默认调度策略。
  • SCHED_FIFOSCHED_RR:用于实时进程,分别是先进先出和轮转调度。
  • SCHED_BATCHSCHED_IDLE:用于不敏感于交互延迟的批处理任务或空闲任务。

调度级别和优先级

  • 实时优先级:实时任务具有更高的优先级,范围为 0-99。
  • 普通优先级:非实时任务的优先级范围为 -20 到 19,越小表示优先级越高。

总结

Linux 进程调度算法涵盖了从普通进程到实时任务的各种场景。CFS 提供了基于公平的进程调度,适合大多数工作负载,而实时调度器则为有严格时限要求的任务提供保障。